从九月中旬,一直到十月底,整整一个半月,甘宁往北八百里,东西向航行三四百里、又往南这番近两千里,总里程三千二百里,才算把库页岛绕了四分之三圈,回到了海图上周瑜去年抵达的库页岛南端。
甘宁一边尽量详细绘图,把库页岛西岸的海岸线,以及大陆的鞑靼海峡沿岸,都大致画了出来,他舰队里携带的勘测员和绘图员也都是诸葛亮亲自培训的,非常敬业,业务水平也靠谱。
总算是成为了汉人历史上第一个测绘了库页岛全岛环绕海岸和鞑靼海峡两岸的探险队。
过程中,甘宁当然也需要三四次补给物资,杀掠流鬼国野人获取食物,包括蔬菜和鲜肉,也尽量多搜刮了了一批巨菜回去,因为时间充分,有备而来,搜刮的种类和种子数量规模,还远超周瑜去年的收获。
十一月开始,甘宁也进入了从北海道重新返航之路,不过他为了获取更多功绩,不想走周瑜走过的老路,所以选择了走曰本海靠大陆沿岸一侧,
第一次把外兴安岭沿岸和朝鲜半岛北部东岸的地图都测绘了一下,最后是从朝鲜半岛沿岸抵达釜山县、再安全渡海,正月时进入濑户内海。
反正不管走哪条,其实路程差不算太多,至少在甘宁心目中,一开始觉得不差太多。
后来实际航行,发现朝鲜半岛东岸那个拐角节点海湾、要深入绕进去不少,那也是事到临头才知道的,水兵们想反悔也已经来不及,到都到了。
不过因为这一绕,甘宁也发现了两个至少地形上看起来可以挡风的海湾,似乎将来有发展成港口的潜力,至于具体航道水文条件,他这次没空细细勘测,所以只是在海图上标注了一下。
而这两个绕朝鲜半岛海湾发现的锚地,便是后世的海参崴,以及朝鲜朝向曰本海的元山港海湾。
甘宁算是为朝鲜和东北在朝向曰本海方向上,各发现了一个新的备选港口,也算是一件功德。
……
甘宁回到大坂县后,李素照例接见和嘉奖了他,也充分听取了甘宁的汇报。
除了地理发现,甘宁带回来的信息里,还有几条比较关键的情报:第一,库页岛应该是目前发现的领土中,最北端的、有成规模农业的地方了,
勘察加半岛的南部尖端,也有一些流鬼人会稍微种点蔬菜,但是不会种植粮食类的谷物,所以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只有海鲜、野兽肉类和蔬菜,没有米面粮食。
相比之下,库页岛上的流鬼人,是有粮食的,大约是一种黑色的麦子,生长期也比较短,产量也比中原的米麦低很多,但好处是可以在极寒的环境下过冬、秋天种来年初夏收割。
甘宁不仅提供了这条情报,还带回了很多黑麦样品或者说种子。
黑麦这种作物,原产地跟普通的大麦小麦一样,都是中东两河流域,算是原始麦的一个分叉亚种。因为其耐寒,在分化出来后,迅速从中东往北方西伯利亚原始人中蔓延,东边一直蔓延到勘察加、库页岛,西边蔓延到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在后世的华夏,比较靠北的新江内陆地区,因为环境跟中东波斯高原相近,所以是国内最大的黑麦种植区,
但汉朝的时候,汉人显然没重视过这种西域也比较低产的作物,也没想到刻意去引进产量比普通大麦小麦更差得多的黑麦,属于灯下黑了。
甘宁这次对黑麦的探索,不算是真正意义上“汉人第一次发现黑麦”,但却确实是“汉人第一次意识到黑麦是一种可以在极寒环境生长的谷物”。
这个性状的发现和引进,意味着以后赵云开发东北会得到更多优势,在不是大江大河边、缺乏现代灌溉就种不了水稻的地方,好歹可以种一下黑麦。
黑麦也不用施肥浇水,劳动强度很低,靠雪水雨水自然灌溉就够了,东北黑土地的有机养分也天然足够。特别适合地广人稀、地不值钱而人力值钱的环境。
哪怕一亩地(标准亩,不是汉亩,汉亩要乘0.3)的黑麦只能收获两石的粮食,大约两三百汉斤。但只要东北平原肥沃空地足够多,一个人只管翻耕和播种,不用浇水施肥,粗放种几百亩都没问题,依然可以养活很多人口。
另外,除了上述这些甘宁发现有农业生产的地区以外,其他地方,包括千叶群岛全部岛屿、阿留申群岛最西边的两个岛,都是火山岛为主,
岛上有一定的树木,但不多,千叶群岛树多,阿留申几乎没大树,只有灌木和苔原,都是被寒潮大风给吹的,大树都灭绝了。
这些岛屿连蔬菜都没人种,倒是有渔猎民族的野人居住,但完全靠肉食和鱼生活,没素吃就吃苔藓地衣(目的是补充维生素,但甘宁并不知道其中科学原理,这只是野人数千年来总结的生存本能经验)
这就意味着,以后要继续远航,从这些地方获取补给,就补给不到新鲜蔬菜和粮食了,只能补到肉和淡水。
……
“兴霸这次的探索做得非常好啊!虽然是公瑾先帮你总结了季风经验,但收获比公瑾去年还多些,发现‘黑麦’更是大功一件。将来还要再接再厉。明年孤回中原面君时,会将兴霸的全部功劳一并汇总,表你为右将军,额外加封食邑。”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