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诱敌架势摆得非常成功,把原本试图坚壁清野的景毅逼到了不得不集结兵力一战的地步。
可惜的是,身处战争迷雾中的关羽本人,并不知道这些,用计的人,是得不到“计策成功”的即时反馈的。以至于伺候近半个月,关羽只好继续保持低烈度的压力,每天打酱油相持。
“轰隆——轰隆——”
九月中旬的一天,相持还在继续。随着两声回响,两枚形状和重量都不太标准、大约重70汉斤的石弹,猛然飞出两百多步远。
结果只有一枚砸中了凹腰山脊关隘的夯土墙上。还有一枚稍稍偏了几十步,砸在旁边高耸的山壁上,砸断了一颗栎树、陷进土里。
自从李素发明了配重式投石机后,刘备军中这种武器的规制,经过两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轻型、中型、重型三档规模。
在对付其他中原割据军阀时,李素建议刘备严控这种投石车的应用,以免技术泄露,但打西南夷的话,就不用担心了,反正这十万大山里发生的事情,也不可能绘声绘色传到外面的世界。
今天关羽让士兵们用的是轻型石弹,但配重是加码了的,为的是把石弹抛高,从山道低处轰击山脊上的关墙、同时又要保证射程超出关墙上弓弩的覆盖。
这种简易的破夯土墙,如此火力已经足够形成威胁。山路狭窄建造困难,所以一共也就造了两架轻型款,绝对能够完成“迫使敌人增兵加强防御”的战术意图。
“相持这么久,天气也差不多够凉快了,三弟和伯雅怎么还没动静?连军情都不通报给我。难道是因为近日景毅派小股敌军翻山骚扰我军独轮车粮队,伯雅怕信使被截杀泄密,才丝毫不跟我联络?
可再这么砸下去,凹腰山这处关隘都要被砸破了,这诱敌的戏码会不会演过了?算了不多想了,给了景毅这么多日子缓冲,就算砸破了关隘,相信他肯定也在山背层层当道扎营设防、屯兵不少了。”
关羽看着摇摇欲坠的关墙,心中如是想着,压抑内心的焦躁。
谁让李素和张飞,动手似乎比原计划慢了一些,关羽也不清楚是遇到了别的什么意外,还是他吸引敌军主力的尝试不够成功、敌军没被全部调动过来,李素才不好下手。
陷入信息不对称盲区的关羽,决定将在外军师命有所不受,稍稍改一下策略。
也是天意助他,偶然中的必然终于在这一天发挥了作用——持续了七八天的有一搭没一搭低烈度轰击,终于让守军疲敝,不见到汉军冲锋就不敢在关墙上露头,以免被石头砸死。而土墙也终于彻底塌方了一个口子,断墙处留下了两个四十几度缓坡的土堆口子。
关羽决定当机立断抓住机会:“全军强弩压制,高顺你带人冲一次!只要能攻下一段关墙,抓住一些俘虏拷问,什么都明白了!”
高顺跟着关羽南下以来,也是憋得难受,得令后立刻跃跃欲试。他并非贪功和不惜士兵性命之人,但今天的机会如此难得,不抓住岂不太浪费了。
而且正因为敌人早就被这些天的只砸不冲搞麻木了,不会觉得关羽会突然全力猛攻,也知道关羽就算攻破了山脊上这道关卡,后面几十里山道上还有层层设防。所以那些预判了关羽预判的敌将,才会松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