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711章 出现在大汉朝的罗马高架(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711章 出现在大汉朝的罗马高架(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81中文网南派三叔雅文小说
  

  (注:马钧的生卒年不详,但他历史上的事迹主要是在魏明帝时期,以及后来秦朗、曹爽权重的那些年。也就是在230~250年活跃。

  哪怕按照当时已经五六十岁高龄来算,逆推三四十年,也就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所以我暂时设定他目前十三四岁年纪,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还在游学期间,需要其他人的配合和切磋,这样比较合理。)

  李素既然已经知道了马钧来历,也就不想再多听履历琐碎。他微微抬手,示意直接讲重点:

  “后生可畏,不过,还是先回答问题——你既不善言辞,为何你们一行还要让你来汇报?今日要说的,都是你的成果么?”

  马钧有些羞愧,也不知是为自己的口才笨拙说话东拉西扯,还是为自己的技术成就不够扎实。他想了很久,组织好语言才磕磕巴巴说:

  “不敢欺瞒司空,在下在这次‘解决大规模汲水’和‘依托毕圭苑故址修北场贡院’这两事儿中,设计巧思的贡献,确实不占主要,但想来也有三四成。

  之所以同行之人让我来汇报,是因为其余名工巧匠都是西域来客,言辞口舌尚不及我。随行虽还有安息通译,却不懂技术。

  一会儿要说的那些,虽不全是我发明的,但我至少理解吃透了,可以讲清楚。讲到技术问题,我便思路清晰,口齿便捷,还请司空给个机会。”

  (后面那些结巴的叠字我就不写了,省得水字,大家自己脑补马钧说话口吃。)

  李素看他倒也诚实,承认了自己十三四岁年纪,确实无法独力完成设计,而只是吃透技术原理、整理转述,这倒是不奇怪了。

  这就相当于只是个负责汇报PPT的。

  他也不多纠结,让马钧直奔主题,汇报技术部分,也让这个说话结巴的工科人才找回点自信。

  至于人事,一会儿聊完技术再了解也不迟,这才是尊重技术人员之道。

  李素点点头:“那就先挑个最重点的说吧,如果把雒阳新城盖在邙山缓坡台地上,如何解决汲水?好好详细阐述。”

  听李素终于问到技术,少年马钧精神一振,口吃也缓解了很多,整理了下思路,便开始陈述:

  “雒阳新城,如果设在河洛交汇处西岸的邙山东坡、南坡,确实会汲水困难。我们估算过,有两条法子可以解决,分别可以满足十万人规模级别的生活用水和百万人级别的生活用水。

  早期新城人如果不多,朝廷的一次性工程投入也不肯太大,那就直接在洛水北岸上游十几里处挖侧渠引水、在略高于下游的位置,挑选邙山坳口堰塞、形成巨大的蓄水池甚至小湖泊。

  然后,再辅之以我们设法改良后的新式翻车、轮水车往这个高处的堰塞湖提水,引流到城中。此法前期投入小,但使用过程中每年成本高。”

  李素摆摆手:“持重之见,但也是老生常谈而已。靠翻车汲水供那么多人口,把河边造满都不够。说说你们今早奏文里提到那套‘费用巨而一劳永逸’的激进方案吧。”

  马钧深呼吸了一口气,似乎在斟酌李素有没有这个魄力,然后抛出了一个让李素震惊的方案:

  “第一套方案,确实运行起来贵,而且治标不治本。要治本,就要花费至少数十亿钱!可以从伊水中游、龙门伊阙这一带伊水流出伏牛山之前、选河水落差还没急剧下降的位置;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