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么说,这种造假的弹性空间不大,时间上稍微给地方宽松一些占点便宜,也不至于犯多大的原则性错误。
既然是改革刚开始不久,不能一下子抓得太死,那样只会激发反抗。
而且好在刘备这人的脾气比较宽容,哪怕将来统一天下了,也绝对不会像朱元璋那样翻旧账为了空印案疯狂屠杀。
除了上述源于王累的意见,张松也提出了一条谏言,他说道:“司空,对那些世家大族派来围考的不学无术之辈,褫夺其来年再考的资格,确实可以压制世家大族。
不过,也有少数考得差的,未必都是来围考的,或许是确系寒门、以品行闻于乡里,被秉公断事的郡守举为考生。如果一次成绩考同郡最后一名,就终生褫夺,会不会过于严苛?还是要给年轻时学问差的人以发奋自新的机会才好。”
李素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那就多给点机会。幕僚们群策群力,最后改成:
凡是一次考试考到同郡同科举子最后一名的,下一届禁考,不许再举荐。但隔一届之后如果品行确实被乡里所称道,可以再给一次机会。
但是如果一个人连续两届都考同郡同科最后一名、或者一生中累计三次考最后一名、或者一生中累计成绩处于同郡考生后三分之一五次以上的,则褫夺终生再考资格。
虽然有点残忍,但这也是州郡两级保送制情况下的最优解了。
除非几十年后,天下太平,科举制再次大改革,把基层考生资格的获取也考试化选拔,否则这个条例就得一直执行下去。
……
九月二十日,短暂数日的调研优化之后,李素把上述两条科举实施过程中的临时优化,也公布明发给荆州众文武。
这也不算朝令夕改,因为都是对今年考完后的下场、以及来年资格的限制,所以对政府公信力并没有损伤。
蒯良、蔡瑁为代表的荆州世家大族,看了之后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意识到明年他们的日子会更难过。
不过好在蒯良今年已经给自己家族加赛了一个弟弟一个侄儿,还有一些虽然不姓蒯但也是唯他们马首是瞻的亲信党羽家的子弟,所以明年就算暂时收紧,他们家短时间内也没什么重要人物需要加塞了。
相比之下,蔡瑁这些家族,因为之前的蝴蝶效应,刘表执政时期就没有进入荆州权力核心,今年那么拥挤他们也没围到几个举,后面几年还积压着不少族中子弟呢。
所以蔡瑁几乎是郁闷欲狂,亲自登门拜访,旁敲侧击与蒯良互通消息、诉苦求情:
“蒯兄,这李素一来,对荆州士人的压榨,远比刘使君在时,这是真不拿咱当回事呐。刘府君在时,我们何等优渥?他现在不但征税要搞租庸调输,还把原本就属于咱的晋身之阶越卡越死。
咱要当断则断呐,否则数年之后,还不是被他慢慢掐死,最后什么都不剩了。到时候我们就是想反对,怕是也无力反对了,荆州官场上被李素绝对掌控的官员只会越来越多。”
“蔡贤弟,你说的我也知道,这不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么。李素这次是拥兵十万来此,谁敢造次?忍忍吧。”蒯良倒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他跟蔡瑁暗中表达了对李素不给人留活路的不满,也表达了“荆州世家大族同气连枝”的义气,但不做出任何实质性承诺。
蒯良自己其实也知道,他就是安慰一下蔡瑁,真要他下狠手做点大事情,他是真没那个胆子——他弟弟蒯越还在长安做官呢,这摆明了就是人质。他要是真敢乱来,他弟弟立刻人头落地。
虽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真关系到整个大家族的利益,死个亲弟弟也只能忍了,但现在不是还没到这一步么。
蒯良也是想全家好好善终的,哪怕以后世袭做官的机会会越来越少,不能乱当出头鸟。他快五十岁的人了,没蔡瑁那么大野心,蔡瑁如今才三十几岁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