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门阀> 第一千两百一十九节 匕现(3)(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两百一十九节 匕现(3)(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雅文小说
  

  心里面想着这些。

  太子刘据、太孙刘进,就领着来朝长安的诸王,从宣室殿的另一侧鱼贯而入。

  “儿臣恭问父皇安……”太子上前叩首。

  “孙臣恭问祖父大人安……”太孙立刻跟上。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寿无疆……”于是,诸王们纷纷叩首。

  “免礼!”天子挥手:“来人,为太子、太孙及诸位宗室诸侯王赐座!”

  于是,便有着尚书郎们上前,将诸位天家血脉,引领到一个特别为他们开辟出来的区域。

  然后,延和四年夏八月的朔望朝就这样开始了。

  首先是丞相府与少府、大司农,共同向天子汇报今岁天下春耕情况,郡国的水利设施情况以及即将到来的秋收收成预算。

  自延和元年夏季的旱灾后,汉室已连续三年风调雨顺,没有出现什么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了。

  只有些偶发的,最多影响一郡的水旱蝗灾。

  若是过去,即使是这等规模的灾害,汉家也要忙的手忙脚乱,甚至疲于奔命。

  但在如今,这样级别的灾害,于大汉帝国,已不过小小动荡而已。

  都不需要天子亲自下诏,更不需要丞相府、少府、大司农牵头汇总督办。

  地方州郡,就已经有能力赈灾了。

  最多,朝堂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徭役,再调些粮食去赈济灾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关中在去年已经实行了粮食自给自足。

  新丰的麦种、粟种是其一。

  但主要还是治粟都尉赵过推广和普及的种种新式农具与耕作技术以及当前关中地方官府普遍学习新丰,大修水利的背景。

  曲辕犁、耧车、水车,加上修葺完善的渠道以及代田法、堆肥法等耕作技术。

  使得关中地方的土地,即使没有种上来自新丰的新种子,亩产也实现了倍增。

  于是,关中从去年开始不仅仅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了。

  甚至还有百万石规模的结余可以支援关东治河。

  而在延和元年,因为旱灾的缘故,关中当年和来年从关东分别转输粟麦六百万石与五百万石。

  为了将这些粮食运到关中,征发的民夫起码三十万,而耗费的粮食倍于此数。

  如今,关中不再需要从关东转运漕粮。

  不仅仅节省下大笔费用,更让关东郡国结余大批粮食。

  更关键的还是,从今年开始,连河西边郡,也不再需要中枢每年从北方转输数百万石粮草了。

  于是,哪怕关东治河之事,烧钱如流水。

  但汉室财政却破天荒的有了盈余。

  光是大司农的府库里,就有十余万万的存款!

  这让天子听完,龙颜大悦,群臣们也是欢喜鼓舞,纷纷道贺。

  帝国国势蒸蒸日上,自然,作为朝臣的他们,也就有了更多机会与借口捞外快了。

  只是……

  美中不足的是,如此蒸蒸日上的帝国的大部分权柄与利益,都被一个人吞进了肚子里,然后吃干抹净,只留些汤渣给其他人分享——那位英候鹰杨将军!

  不止如此,这位鹰杨将军控制下的工坊、织室以及河湟庄园的产出,正在不断侵蚀着大家从前的利益。

  源源不断的毛料,让齐鲁的丝绸价格在一年内下跌了四成。

  而廉价的铁器,则疯狂的冲击着各地的铁器商人的市场份额。

  去年,雒阳市场上,七成的铁器是从新丰的工坊里被生产出来!

  那些该死的工坊主,用锻锤成批的制造着廉价的各色农具,整个市场因为那每月生产十万件以上的工坊而颤抖。

  现在,锄头、镰刀的价格,已经跌破了成本价。

  大批大批的关东作坊、铁匠破产。

  那些该死的新丰人,趁机将破产的铁匠与作坊工人,忽悠去了新丰。

  真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