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说的实在,真正从普通人角度出发:“领导,我就个普通人,要是我结婚需要新房,宁愿在家起,也不到这来买,挨着顶级大学,听着不错,却各种不方便,买个菜都得跑十里路,将来有个孩子,去哪上学,县城还是老家?”
这些话不具备宏观大局,杨烈文却听出小民心态,吕冬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也能反应出普通人的一些看法。
“配套缺失。”杨烈文说出关键,让赵干事记下来。
虽说距离上任有一段时间,还要在宁秀镇站好最后一班岗,与人完成工作交接,但杨烈文对大学城充满期待。
这是片崭新的区域,未来有无限可能,也是能真正干出大业绩的地方。
相对应的,比起宁秀镇这种成熟的乡镇,必然更加困难。
不说别的,单说与各大学校的沟通,就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校长之类的不提,后勤上随便过来个人,行政级别都不会低。
机遇与困难总相辅相成。
杨烈文没有畏惧,也不会退缩,过段时间他要去的,是一个真正能做事的位置。
车子继续在大学城打转,去了北边的省大创新港,西边的工厂用地区。
破旧的桑塔纳非常低调,在云集众多私人承包商的大学城里,很不起眼。
吕冬见杨烈文思考问题,后面都保持着沉默。
关于杨烈文进步去哪,吕冬不用再问,事情再明显不过了。
吕冬想到了拒绝杨富贵的事,这个选择无疑非常正确,杨烈文来到大学城,他不求能另眼相看,也不求多加照顾,只要能少些狗屁倒灶的破烂事,足够了。
这年代,某些部门的一个科长,轻轻松松就能让些私人小公司过不下去。
不管怎么说,杨烈文来大学城,对他都是个好消息。
桑塔纳从北边绕过来,看着正在建设的省大附属学校,杨烈文想到破局的关键,地方上迟迟无法与各大学校达成一致,上任首先要推动这事。
国人对下一代的教育非常重视,八零后九零后大部分家庭就一个孩子,最多不超过两个,家庭资源集中,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粗放式教育成长。
甚至六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上好学校会成为众多家庭的必然选项。
百年名校,想必能吸引很多人过来,有钱有位置的人一旦过来,还能带动普通人。
人有了,其他方面会容易很多。
抽时间要多跑跑教育口。
桑塔纳停在路边,吕冬告辞下车,准备回市场,副驾驶上的赵干事跟过来。
“你在大学城干买卖,看到的多,听到的也多。”赵干事一向会做事,晓得领导上任之前需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各方面的信息:“冬子,咱哥俩保持联系,互通有无。”
吕冬当然不会拒绝:“行,赵哥,有啥事我给你打电话。”
赵干事提醒:“今天的事你知道就行。”
吕冬又不蠢,说道:“晓得。”
大学城,现在行政上只是青照县的一部分,级别跟县城所在的乡镇差不多,但未来发展起来,泉南强势进入,即便被人摘了果子,现有的人员也会水涨船高,往前迈进一大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